“两学一做”开启从严治党新途径
发布日期:2016/10/31 16:57:00文章来源:穆棱林业局作者:超级系统管理员
高太平
当前,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已经全面展开,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已经落地,任务已经明晰,时间表已经确定。改革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,森工林区能否交上一份经得起实践、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满意答卷,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林区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。
“从严治党”历来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大优良传统,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,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,到以江泽民、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,都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党的建设理念当中。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更是明确提出“党要管党,从严治党”。习近平强调,“从严治党”正是建立在对党内现状异常清醒的认识,对党员队伍的不足实事求是分析基础上的。严,才能弘扬正气、打击邪气,转变作风、遏制腐败;严,才能巩固组织、提高队伍、锻炼干部,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。当前,林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,担当的任务越是艰巨繁重,就越要从严治党,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林区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。
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。思想指导行动、理念引领实践,只有把思想问题解决好,才能彻底解放破除不适应林区改革发展的思想桎梏,才能最大限度的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、鼓舞干劲,才能让改革的政策尽快落地生根、见到成效。要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,强化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提高林区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、党性修养,引导林区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、省委和总局党委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来,统一到习近平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讲话上来,由此夯实改革发展的共同思想根基。当此改革关键时刻,我们应该澄清模糊认识、厘清改革思路、坚定改革信念,防止与改革方向相背离的杂音从党员干部队伍中发出,动摇人心、影响稳定、阻碍改革进程,真正做到上下同欲、团结一心、步调一致。
从严治党的关键是从严治吏。当前,林区的改革正由“纸上谈兵”进入到“沙场点兵”的关键阶段,林区改革面临的问题复杂、任务繁重、工作难度大,各种矛盾交织,牵一发而动全身,全面考验着干部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和善于担当的领导能力,失误要不得、问题躲不得、机会失不得。改革中的任何决策失误都会影响执政党的公信力,任何操作的偏差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,任何不当行为都会影响群众的利益。改革越深入,任务越艰巨,就越要从严治党、从严管理干部。要把小集团的利益抛在脑后,把全局的利益放在眼前;要把自己的私利甩在身后,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胸前。通过改革检验干部的党性,检验干部是否忠诚干净担当;通过改革让一批有能力、有业绩的干部“现”出来,让无水平、零业绩的干部“露”出来。只有这样,林区的干部队伍才能成为富民兴林的中坚力量。
“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,靠什么管,凭什么治?就要靠严明纪律。”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,林区的改革也不例外。尽管林区的大部分党员干部身处基层,位低权小,但也处在各项利益冲突的重要环节,时刻被各种诱惑考验着、冲击着,时刻面临着腐败的危险,时刻有不干净的土壤和条件,没有严明的纪律做保证,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,改革推进就缺乏制度保障。林区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推进国有林区改革、经济转型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等当前重点工作,锤炼党性、磨练心性,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,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,努力做到政治过硬、本领过硬、作风过硬。各级党组织要确保在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,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牵牢主体责任的“牛鼻子”,常打廉洁自律的“预防针”,筑牢权力制约的“防火墙”,握紧正风肃纪的“铁拳头”,对改革发展中逾越制度“红线”、突破“道德”底线、碰及纪律“警戒线”、触犯法律“高压线”的人和事,坚决予以惩处。
(作者系穆棱林业局党委书记)